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快捷登录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
查看: 24090|回复: 0

[百家争鸣] 1分21秒的抓记者案提问视频里,我看到了媒体素养的上限...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6-3-8 00:30:17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: 内蒙古赤峰
全国两会的甘肃代表团7日举行首个开放日,本该味同嚼蜡的会议现场,因为新京报记者的发问,增添了一丝戏剧性:关于武威抓记者一事,在连续发问下,省委书记一众人始终保持缄默,直至结束离场,空余“威武”的背影。


大概中午的时候,这起不大不小的风波,通过各种个人渠道传了出来,搜狐很快进行了核实报道,只是没过多久,链接就和谐了,好在现场视频很快流出。


矛头所向,本当属甘肃官方,尤其同在今日,甘肃省检察院检察长路志强,曾对媒体公开回应“抓记者张永生”一事,王书记哪怕来几句套话也比沉默强。但看过现场的视频后,老实说,作为一个媒体人,我都觉得不好意思开腔批评,如果媒体业界对真相缺少追索的共识,地方大员凭什么敬畏记者所谓的监督权?


视频(本来想贴在这里,但发现链接基本都和谐了,想看自行搜索吧)不长,一共1分21秒,中间有中断,不过不影响还原现场。提问的是新京报记者涂重航,剩下几个人物该记住:1,抢问的黄衣女;2,阻止新京报记者的红衣女与西装男,这个不解释;3,提问“兰州蓝”的女记者。


先说新京报记者,搅局者无疑。微博上有传,开放日的提问是设定好的,这种说法有待证实,但按照政治规矩,也并非不可能。新京报记者敢问,而且注意,是在红衣女阻止后再度发问,直至西装男拉拽依旧不屈不挠,问到底。无免之王的操守和担当,让人钦佩。这也是我所能够看到的记者素养的上限。


顺便多说一句,在当下都市报的传媒江湖里,《新京报》恐怕是不少人寄予新闻理想的最后一系了,这次敢问、敢言的记者来自《新京报》,丝毫不意外。但话说回来,敢问的结果如何,我很难乐观看待。


再说抢问的黄衣女。她自称是甘肃的孩子,希望获得提问机会,在新京报记者提问时她是主要的提问竞争者,她的拼劲没什么好说的,但这种拼,在我看来,无涉新闻理想和真相,或价值坚守。澳洲新快报提问傅莹的记者说,“得不到提问机会,老板就不发我工资”,黄衣女记者的积极,其实同出一辙,争相发言,我只能看成是对工作的一种尽责,而非出于对新闻本身的坚持。否则,在新京报记者追问同行业大事——“抓记者案”时,她有什么理由打断?有什么理由不安静坐下来,给同行独自抢问的机会,一起去倒逼真相?


至于提问“兰州蓝”的女记者,原谅我的苛责,想了半天,我竟然只能想到平庸的恶这个词。


她的提问是,“兰州从一个重污染城市变成现在知名的兰州蓝,而且还获得了联合国气候大会的……”,因视频中断,提问不知下文,但这个前奏的导向本身,有多少拍马的成分已不必言。在中国的媒体环境下,在各式各样的会议、新闻发布会现场,这样了无生趣的提问一抓大把,以至于批评这种平庸,都显得有些过分。只是,每念及于此,我都在想,凭什么让诸如新京报涂重航这样张扬、敢问的记者,来独自承担追问真相的所有代价和风险?在敏感事件发生时,有多少记者是等着别人冒险发问,然后拿作己用,当自己的新闻素材?


基于此,说提问“兰州蓝”是平庸的恶,过分吗?她为什么不可以把宝贵的提问机会让给新京报同行?我绝不相信“抓记者”,比“兰州蓝”更没有新闻价值。


媒体的报道边界,当然是被涂重航这样的记者在拓宽,但不要忘了,也在被一群犬儒化的记者们在收窄。尽管后者可能也抱持理想,但沉默的行为,在客观上等于帮凶。


这短短1分21秒的视频,确实是让媒体人颇为难堪的。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记者媒体素养和担当的上限,也看到了下限,真正看不到的,是作为一个行业共同体内部的相互认同,以及对真相共同的渴望。


经常有人说,最瞧不起媒体人的,不是别人,正是媒体人自己,这话现在来看是多么正确。(熊志)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16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